2024东莞中考招生政策(普高+中职)

导语 小编整理了2024年东莞普通高中和中职技校招生政策,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带来2024年东莞中考填报最全指南,快收藏吧!

  普高招生政策

  一、普高招生计划

  今年全市共有53所普通高中计划招生52345人,同比增加7350个学位;为随迁子女提供公办普高学位4800个。

  其中,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第六高级中学等八所优质高中比去年增加招生计划1370个,增幅近13%。

  今年在东莞参加中考人数8.4万人,全市提供高中阶段学位数大于在东莞参加中考人数,预计普通高中实际录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变化与调整

  今年有“两变”“三不变”,其中:考试时间和日程安排、录取批次及志愿填报较往年不同;名额分配到校、排位法、普高控制线保持不变。

  变化一:考试时间和日程安排

  1.考试时间

  2024年6月30日-7月2日为全省统一中考时间(广州、深圳除外),整体较上年推迟,今年东莞中考报名时间、公布中考成绩和录取结果等时间相应推迟。

  去年中考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今年中考改为第二天下午考数学,考试时长由90分钟延长至120分钟。详见下图:

  2、日程安排

  变化二:录取批次及志愿数量

  1.部分普通高中增设走读班

  为满足学生和家庭的多元需求,今年共有12所公办普通高中招收走读学生,共980人。

  在志愿填报时,考生报考有走读生招生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时,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是否接受走读调剂”。

  走读生录取规则是怎样的?举例:某公办普高计划招生15人,其中住宿生10人,走读生5人,录取时,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位录取前10名为住宿生;剩下未被录取的考生当中,只有勾选了“是否接受走读调剂”的考生继续从高到低排位,录取前5名为走读生。另外,名额分配录取的考生均为住宿生。

  2.录取变化

  各类学校的志愿批次分为五批。相较去年,今年除提前批增加港澳班志愿外,第三批录取开始前增加1次公办中职、技工学校公开补录,第四批志愿数量由2个增加到4个。凡是被普高学校录取,无论录取后是否报到注册,都不能参与普高批次的补录。凡是被普高学校补录,无论补录后是否报到注册,都不能参与中职批次的录取,只能参与中职的自主招生。没有到普通高中注册的考生作自动放弃就读普通高中处理,不能参与普高批次的补录;没有到中职学校注册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就读该中职学校。整体录取流程详见下图:

  3.提前批增加港澳班志愿

  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培育具备家国情怀、拥有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公民,根据有关政策精神,今年东莞试点探索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增设一个普通高中港澳班,招生计划40人。

  符合报考公办普高条件且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初三应届毕业生,在提前批志愿填报“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港澳班”,在提前批的特色发展学生录取结束后进行港澳班录取。

  中考系统从填报港澳班志愿的考生中,依据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40人。未录取到港澳班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第一批次录取。

  不变一:8所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校

  今年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等8所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保持50%,数量4790个,比去年增加611个,增幅近15%。

  需要注意的是:名额分配只录取第一志愿,如要享受名额分配,则需把八所学校之一填到第一志愿,中考分数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各位考生要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水平及本人在校内的排名综合研判后填报志愿。

  不变二:末位同分比较按“排位法”进行投档录取

  不变三:量化划定普高控制线

  结合当年全市中考平均分,按普高计划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划定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学生,不能进行普高第一批次的录取。

  三、志愿填报建议与提醒

  中考考学生成绩也考验志愿填报,家长考生也根据志愿数合理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中,大原则为:一冲二稳三保底,找准定位,合理填报。

  家长考生可以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如近三年录取线),结合模拟考试,找准自身定位。此外,志愿填报要“梯度分明”,拉开批次,提高志愿填报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招生报名即为填报提前批志愿,考生所报的学校、项目将同步到中考志愿填报栏目的“提前批志愿”。而在第二、三批学校划线录取时,现场工程师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班只录取第一、二志愿。

  此外,具有东莞户籍的初中往届生,可报名参加今年东莞中考;而从2025年起,为进一步促进中考机会公平,非上年初中毕业的往届生不能报名参加当年中考。

  中职招生政策

  一、今年招生计划

  今年全市共有30所独立设置中职学校(含7所技工院校、2所省属学校)和2所高职院校中职部招生,计划招生34342人,同比增加近2000人。其中中职学校计划招生26112人,含公办15412人、民办10700人;技工院校计划招生8230人,含公办2000人、民办6230人。具有初中毕业证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读东莞公、民办中职学校。

  二、新设现场工程师专班

  今年东莞市10所公办中职学校试点开设现场工程师专班,聚焦工业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由有关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联合东莞市中、高职院校共同培养,意在为企业及其生态链定向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学生毕业后,企业与学生具有优先的双向选择权。

  三、中职学生发展前景

  1.就业有实力

  中职学校通过企业专班、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校园供需见面会、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形式不断丰富就业渠道,近五年升学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0%。

  2.升学有途径

  2023年,全市中职学校共有毕业生17114人。共有11750人报名参加高考,10894人成功被高校录取,占总报考人数的94.2%。其中被全日制本科院校录取224人。

  升学渠道1: “3+证书” 考试

  全称为“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招生考试,每年1月举行,只考语文、数学和英语。2018年开始,广东省部分本科院校开始招收中职学生,即中职学生可直接报考全日制本科院校。2023年,共有7791人通过该方式升学。

  升学渠道2: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

  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2024年,共有18所中职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共招生4435人。

  升学渠道3: 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

  指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收中职学校对口专业的应、往届毕业生到高等职业院校相应专业就读,接受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

  升学渠道4: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

  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有机会获得省内高职院校免试入学的机会。东莞市已有139人获得免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

  四、东莞中职资助政策

  1.免学费

  对象:一、二、三年级本市户籍学生、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省“双转移”地区学生、港澳台学生、华侨华人子女和残疾学生。

  标准: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公办学生学费全免;民办学生按3500元/年减免,残疾学生3850元/年减免。

  2.国家助学金

  对象:对具有东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标准:2000元/年。

  3.国家奖学金

  对象:全日制中职学校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

  标准:6000元/年。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东莞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中考】可获取2024东莞中考政策,自主招生考试安排,还有去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参考!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