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敬老乘车卡你问我答
1、敬老乘车卡有什么用?
从2009年下半年起,我市户籍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老年人持《东莞市敬老乘车(IC)卡》,在全市范围内可享受免费乘坐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公共汽车、城巴和镇属的公共汽车。
2、在什么地方申领敬老乘车卡?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近日下发的通知,市老龄办为办理全市敬老乘车卡的牵头单位,负责收集、审批申领资料以及敬老乘车卡的发放、补办、核销和错卡更正工作;各镇街社会事务办(老龄办)负责收集本辖区内的社区、村填报的相关老年人申领资料;各社区、村负责收集、填报本社区、村符合申领条件老年人的申请材料。符合申领条件且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到户口所属的社区、村或原工作单位申请。
3、办理领敬老乘车卡需要多少钱?
政府部门对首次申领敬老乘车(IC)卡的老人,是不收费用的。只有在遗失、损坏敬老乘车(IC)卡后提出补办,才收取制卡成本费用。
4、我满足条件但不常乘坐公车,可以不办理吗?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出符合申领敬老乘车(IC)卡的有30万老人。从去年开始办理该卡至今,还有10万人没有申领。据推算,他们中大部分人较少乘坐公交车,以为不申领也无妨。其实,该卡的功能不只是免费乘坐公交车那么简单,还含其他的老人优待服务,比如,如果老年人到医院看病,只要出示IC卡,便可享受免收普通挂号费和优先看病、优先取药等优待。因此,老龄办建议符合条件的老人都申领敬老乘车(IC)卡。
5、如果卡内余值在充值周期前提前用完了怎么办?
据市老龄办介绍,首次申领的IC卡每个卡已充值300次,内存价值至少600元。卡内的次值使用完后,需要充值才能继续使用。
为方便使用,每卡每次充值均设3个月为一个充值周期。当卡内余值剩下10次时,刷卡时车上感应器会自动提醒老人需要充值。充值的标准是:55岁~69岁每次充值300次,70岁~79岁每次充值200次,80岁以上每次充值100次。3个月内提前用完卡内次数而需要充值的,由各单位、镇(村)社会事务办收齐统一送市老龄办审核后充值。
据老龄办介绍,设定一个充值周期内的充值次数,是根据IC卡实施运行了一年多的刷卡数据,以及大部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出行频率设定的。如果有老人3个月内提前用完卡内次值,是可以提前继续充值的。IC卡并没有限制老年人每天乘车次数。
6、我的敬老乘车卡可以借给朋友用吗?
据老龄办介绍,老人使用IC卡不得有以下行为:重复申领并持有多张IC卡;把卡转借、转赠或转卖给他人使用(家庭成员也不得借用);使用伪造、变造或使用他人的IC卡。如有上述行为,一经查实,当值司乘人员或监督员有权立即收缴IC卡并报老龄办处理。市老龄办视情节轻重决定其本人暂停享受优待3至18个月。
7、为何换用敬老乘车(IC)卡?
使用敬老乘车(IC)卡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政府统计对老人免费坐公交车这项优惠政策的投入。
在1999年到2007年使用敬老乘车(IC)卡前,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所需的投入,主要由公交公司承担。从2007年起,这笔投入由政府和公交车公司共同承担,政府承担7成,公交车公司承担3成。因此,老人上车、下车都要刷卡,方便公交车统计路程和次数。IC卡内充值的不是钱,而是次数。政府和公交公司根据次数统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