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导语 东莞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今年在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体现为“五个不变”和“一个优化”。

  东莞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一、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今年我市招生工作以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为统领,全力确保招生工作阳光规范、公平公正。4月初,市教育局公开发布《阳光招生致家长一封信》,向全社会表明严肃招生纪律的鲜明态度,提醒和号召广大家长自觉抵制、共同防范违规招生行为,并公布违规招生投诉举报渠道,动员各界共同监督。市教育局还组织对全市各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属学校书记、校长以及部分民办学校校长进行集体谈话,发放严肃招生纪律告知书,明确将严的要求贯穿招生入学各环节,杜绝违规招生。市教育局制作了3000份阳光招生宣传海报,公布市教育局和各镇街违规招生举报途径,派发给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属地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张贴,提醒家长防范招生诈骗,营造阳光招生良好氛围。还将结合招生工作推进,向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市直属学校、培训机构负责人等编发阳光招生警示短信,形成常态提醒。市教育局今年还将继续组建“莞教先锋”招生入学党员志愿服务队,分别进企业、进学校、进12345,进一步做好阳光招生宣传答疑,优化招生入学政策服务。

  二、五个“不变”

  1.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不变

  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在阳光招生2025专项行动重申,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不得收取学生个人简历或视频音频等个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学科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录取依据。入学后实行均衡编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今年将继续严格执行免试入学有关规定和要求,严禁学校“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在此也请各媒体、广大家长监督,如发现学校有“掐尖招生”“暗箱操作”行为的,请立即向属地教育部门举报,我们发现一起,将严惩一起。

  2.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不变

  根据国家和省要求,我市从2020年起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统一管理,并建立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起始年级招生将继续依托招生平台实行同一时间段网上报名和公布录取结果,符合招生入学条件,今年要在我市入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少年,均须在5月8日至14日期间登录招生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入学和建立学籍。

  3.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不变

  优才卡持有人子女享受与户籍生同等入学待遇。学生监护人暂未持有我市优才卡但符合相关条件的,请在5月底前,向工作所在镇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子女入学服务申请。

  4.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

  (1)入学条件不变。随迁子女申请入读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如父母双方(或法定监护人)是非东莞户籍的,其监护人须继续办理我市居住证。监护人在本市实际居住或就业,因特殊情况暂无法提供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如其监护人办理了本市有效居住登记,能提供在本市居住或就业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社保清单、纳税清单或房产证明等)的,可在招生补录阶段向仍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申请补录,但不能参加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在此,也温馨提醒各有关随迁子女家长,如家有小孩需要在我市入学的,请提前办理好有关居住证。

  (2)入读公办学校方式不变。今年随迁子女入学可继续通过积分入学或优待政策方式申请我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其中积分入学继续按照《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执行,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网上报名期间提出积分入学申请,按照积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公办学校(政府购买学位)。

  (3)学位补贴标准不变。在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非户籍学生,今年我市继续给予学位补贴,补贴标准为小学5000元/生/学年,初中6000元/生/学年(含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免费教科书补助),每学期开学后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申领。

  5.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保持不变

  今年民办学校的入学方式继续分为“提前批”入学、“电脑派位”入学和“补录入学”三种方式。

  (1)“提前批”入学:主要包括“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长幼同校”“符合条件的小升初直升入学”以及“属地购买学位”3种类型学生入学。

  (2)“电脑派位”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继续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由学生自行填报志愿,市教育局根据每所民办学校的派位计划数,按学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电脑派位方式与去年保持不变,派位时间计划安排在7月3日。

  (3)“补录”入学:继续分为“第一轮补录”和“第二轮补录”。第一轮补录”由市教育局结合“电脑派位”注册后剩余学位数,对填报了“电脑派位”志愿,但未被任何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按派位号进行顺延补录。“第二轮补录”,对通过电脑派位和第一轮补录后,仍没有录取结果的学生,可自行联系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进行补录。

  三、一个“优化”

  优化民办义务教育招生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要求,今年我市在兼顾学位供需平衡、维持招生秩序稳定的基础上,结合民办学校是否具备学生寄宿条件、学生入学实际需求等因素,对不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从以前的面向全市招生调整为面向区域招生,确定其电脑派位招生范围为学校所在镇街及接壤镇街,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招生时只能接受上述区域范围内的学生填报入学志愿。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和第一轮补录招生后如仍有空余学位,在第二轮补录时可面向全市招生。

  其他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学校招生范围维持不变,仍可面向全市招生。无论东莞户籍学生,还是非东莞户籍学生,网上报名且初审通过的学生均可填报。

  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提高派位中签率,今年民办学校志愿个数从去年的3个志愿增加到今年的6个志愿。6个志愿中,学生可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不超过3所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6个志愿自由排序,请各位家长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志愿选择和排序。

  此外,我市2022年已明确,逐步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2022年至2024年为过渡期,今年将全面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需入读民办学校一年级的幼儿家长可通过“电脑派位”方式申请入读民办学校,请各位家长做好小孩入学规划。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关注【东莞本地宝】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发送【入学】即可获取2025东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网上报名入口、招生流程及工作安排、咨询地址电话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