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秋节传统习俗一览

导语 东莞过中秋节一般有哪些习俗?东莞本地宝带你看看老莞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习俗有哪一些吧~

摄图网:401572035

  农历八月,东莞人对过中秋的期待已经开始席卷心头。在东莞盼中秋不仅能吃到各式各样的广式月饼,还能领略富有人文底蕴的传统风俗,东莞人的中秋情怀有多浪漫?和小编一起来温故吧!

  麻涌

  游耍碌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东莞诗人邓云霄《浮云妨月歌》中有言:“况当年岁丰,欢笑万家同。里巷争歌耍乐子,儿童群拥柚灯红。”

  至于“游耍碌”这名字的由来,其实跟方言有关。古时,受物质条件限制,普通百姓人家用不起纸,但本地人过中秋家家户户必有柚子。这种水果外皮圆润肉厚,适合制作灯笼,因此柚子灯笼在东莞长盛不衰。

  在东莞方言中,柚子又称“和碌”,寓意“和和睦睦”,因此“游耍碌”正是因为柚子而有了这样的叫法。

  添油

  相传,“添油”源于古时漳澎大户,或者商贾的一项助学义举。每到中秋之夜,商铺就会派发灯油给学子,鼓励他们勤奋读书。久而久之,中秋之夜“添灯油”的俗例蔚然成风,在漳澎一代一代传了下来,美好祝愿流传了一百多年。漳澎村“添油”活动历史悠久,目前已经成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活动的项目也一年比一年丰富,来的人一年比一年增多。

  石龙

  灯笼仔

  每逢中秋,东莞市及周边的增城、博罗一带,都有外婆买灯笼仔送给外孙的习俗,以示前路光明。从八月初一到十五,小孩子人手一个灯笼仔,入夜走街串巷,边走边唱《耍乐歌》进行游戏。东莞市石龙镇泗洲村就是灯笼仔的主要产区。

  据《东莞县志》载,“中秋节聚友赏月。戏油团(小儿群聚为柚灯、油球)。悬火(灯笼仔)。歌曰:‘洒乐仔,洒乐儿,无咋糜’。”灯笼仔,高约30公分,直径约15公分,像个小冬瓜。竹框中空,外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上光漆,上下有红色花纹,底部用铁丝串起来穿过灯笼,轻巧透明,美观耍眼,防风防雨,既可点蜡烛,也可作提手之用。

  企石

  草龙舞

  企石草龙舞早在2010年便已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以镇上洞村草龙舞为代表,插满香火的稻草,翩翩起舞,星光流动,传承生龙活虎的精神。村民也会敲锣打鼓,并往周边丢放炮仗,大家祈求五谷丰登。火龙像是腾云驾雾一般,非常漂亮。

  草龙舞表演有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动作,有跳龙门、过龙桥、拜四方、走龙云、穿龙肚、舔龙脊、寻龙珠等套路,还有蛟龙漫步、金龙钻档、首尾齐钻、蟠龙吐彩、金龙串柱、火龙摆尾、游龙戏浪、一柱擎天等造型,令人目不暇接。

  横沥

  舞草龙

  舞草龙是横沥镇田饶步村的一项特色民俗活动,该习俗在唐代已经开始盛行,在田饶步村迄今传承了300多年。

  “龙来,添丁发财。人舞凤,我舞龙,舞到你家唔使(不用)穷。财主娘比(给)扎香,财主叔比(给)蜡烛……”每逢中秋前夕,在东莞横沥镇田饶步村,总能见到孩子们打着锣鼓和灯笼,唱着童谣,舞着挂满彩灯的草龙,锣鼓喧天,走街串巷“送福”的热闹景象。

  望牛墩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期间,外婆会到出嫁女儿家中“送中秋”,也是望牛墩“细路仔”最期待的日子。

  “外婆送中秋,外孙担灯笼。”外婆“送中秋”带来的物品,除了灯笼,还少不了“好意头”的水果。柿子寓意事事如意;柚子是‘佑子’的意思,寓意保佑平安健康,阖家团圆;菱角寓意小孩聪明伶俐,香蕉寓意招财进宝。

  八角灯

  八角灯是望牛墩最传统和最为常见的中秋物品。中秋佳节期间,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望溪河边亮起点点星光,流动的光影如闪亮的溪流,是每个望牛墩人无法忘怀的童年回忆。为孩子们打造童年回忆的施师傅,从8岁跟随父亲学习制作八角灯,到如今已有40多年。

  粗如手臂大小的竹子切割成一条条细竹篾,竹条在施师傅手里像面条一样柔软,能弯曲成各种形状。

  “八角灯制作并不难,但前期材料准备费时,给竹子开篾和开条是第一步。”施师傅用砍刀和定制的开竹机将竹子分割成细细的竹条,再用砂纸条、浆糊将竹条扎制成6个尺寸一样的正方形,再把正方形粘连成八角灯的灯身,雏形就做好了。

  灯笼框架做好后,就是彩纸部分。“以前我用祖传的印台印出图案后再上色,2010年后侄子帮我用电脑设计了新式贴画图案,颜色和样式更新颖,之后的灯笼就使用新式的彩纸了。”同时,施师傅的八角灯都安装简易的电子灯,对比蜡烛会更安全。

  施师傅说,手工制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也需要迎合新的变化作出修改。“传统但不守旧,一成不变走不远。”

  开竹、编扎、剪纸、贴纸……一个小巧玲珑的八角灯就这样诞生了。施师傅表示,制作一个八角灯由10多个附件组成。他提前准备好竹条、彩纸等,手脚利落地扎制和粘贴,每天能制作100多个,中秋节期间能卖出一万多个八角灯,“每年我都会准备一万个等的制作材料,熟悉的商户都提前联系我的,基本都能做完。”

  鱼灯

  在望牛墩,除了八角灯,还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灯。胖嘟嘟的鱼灯在点燃灯烛后,通体透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更是丰收和吉祥的象征。

  和传统的中秋灯笼一样,鱼灯的制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钟婆婆制作鱼灯将近20年,年过八旬的她一丝不苟,在制作过程中十分专注,不断观察和修改鱼的形态。

  制作一个鱼灯分扎架、贴纸和绘染三道工序。扎架时将竹篾扎成鱼形骨架,这是制作的第一道难关。扎的时候,扎工要巧,扎口要稳。高低、对称稍有出入,也会导致神态全失。经过钟婆婆的扎作后,仅是一个轮廓,已是跃然有生气。

  鱼架扎好后,就贴上彩纸。贴纸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先粘贴鱼身,再粘贴鱼头和鱼嘴。贴彩纸要平整得贴贴服服,用力必须十分小心,不能看见接驳口,不能有绉痕,不能松动,否则会影响鱼体的美观和通透度。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绘染,也就是着色描鳞,这是最难的一步。”钟婆婆介绍,先用相应的颜色绘好鱼鳍和鱼尾,然后用特别的鳞模蘸上颜色逐片印在鱼身上。“这个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难度很大,鳞甲片数、鳍尾大小,色泽浓淡都有定例,稍有差池就要重来。”

  绘好后描上眼睛,鱼灯就制作成功了。钟婆婆制作的鱼灯意态逼真,色彩鲜艳,宛然如生。

  钟婆婆的鱼灯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喜爱。现在她已经很少做鱼灯了,但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的传统节日,只要有人预订,钟婆婆仍然很乐意制作几盏,为身边人送上美好祝福。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东莞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中秋】可获2023东莞中秋节活动信息(展会/展览/演出/漫展等),以及中秋游玩攻略+中秋高速等信息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