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博物馆历史
导语 东莞市博物馆,始于1929年建成的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是广东较早创建的博物馆,1994年,东莞市博物馆在莞城新芬路科书博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东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
》》》东莞市博物馆历史
东莞市博物馆,始于1929年建成的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是广东较早创建的博物馆(仅次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1959年,县委在博物图书馆旧址上重建东莞县博物馆。1989年,市委、市政府投资兴建东莞市博物馆。1994年,东莞市博物馆在莞城新芬路科书博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东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
1928年时任东莞明伦堂委员长的徐景唐先生,倡议筹办东莞博物图书馆。由东莞明伦堂出资28000余元,广州昌发公司建造,东莞博物图书馆于1929年竣工,位于当时的东莞城区盂山公园(今人民公园)内,为两层砖瓦水泥结构,占地面积489平方米。
1931年东莞县县长陈达材下令由县财政拨款1600元作东莞博物图书馆修理、购置用具之费。聘任邓念慈、卢鋈球(即卢翊,时为东莞教育局局长)、卢瑞(时为东莞县府庶务主任)等组成筹备委员会,邓念慈任馆长,卢鋈球为秘书,卢瑞为会计,负责博物图书馆开办事宜。
1932年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正式开放,博物图书馆一楼作为博物馆部,举办禽畜动物标本陈列,有少量陶瓷藏品;二楼作为图书部,设有图书阅览室;另设有印书部,委托东莞名人编书,由东莞博物图书馆印行发售,或利用旧版片重印东莞古籍。
抗战初期,东莞博物图书馆管理员祁烽与秀园的张如、莞中的王士钊曾以此为中心,组织青年抗日救国活动,出版了《农村战线》刊物,宣传党的抗日政策。 1938年10月,东莞沦陷,博物图书馆被日军占领,藏品遭到极大破坏。1949年解放后,博物图书馆曾简陋复馆并作过党员培训的场所,因经费不足,十年间,博物图书馆归于沉寂。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1959年县委拨款7000元对旧馆进行维修,另建一间12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东莞博物图书馆更名为“东莞县博物馆”,负责人为何伯孙。1989年东莞市政府投资建设东莞市博物馆,以此作为展示莞邑文明成就、民俗风貌的重要窗口。1994年春节东莞市博物馆在科书博广场落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楼高五层,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具备收藏、展示、研究、宣教等多种功能,成为当时东莞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
1994年建馆之初,东莞市博物馆举办了“东莞春秋”基本陈列,包括:岁月悠悠 蚝岗建村,南越发展 东莞建郡,经济繁荣 人才辈出,抗敌御辱 迎接曙光四部分,以景观带文物,以文物带历史的展示手法,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东莞500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成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的重要基地。
2012年,东莞市博物馆进行了基本陈列改造,推出“古代东莞”基本陈列,并于2013年春节对外开放。“古代东莞”陈列由文明曙光、千年古邑、面向海洋、商贸重镇、崇文重教五部分组成,以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向观众讲述古代东莞的故事,透过人文的视角展现东莞古代文明的宏伟历史画卷。
东莞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受惠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文物捐赠成为藏品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1974年,故宫博物馆向我馆调拨了93件(套),共计108件珍贵文物,其中玉器29件,瓷器53件,工艺品26件。1979年,著名书法家黄笃维先生捐赠40件(套)个人书法作品,这是改革开放后我馆接收的第一批高质量的捐赠文物。1988年蒋建国捐赠其父抗日名将蒋光鼐先生遗物24件(套),成为我馆重要的革命文物。20世纪90年代,文物捐赠达到高潮。1992年邓白捐赠书画作品82件(套),计93幅;1995年,王匡捐赠个人收藏名家书画作品47件(套),计51幅;1996年,广州鉴藏家协会12位藏家捐赠陶瓷177件(套);1999年卢汝圻捐赠其父著名书画家卢子枢先生的书画作品92件(套),计98幅;1999年容琨、容璞等人捐赠其父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的遗物150件(套)。进入21世纪,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市民文物捐赠的热潮不曾消退,2007年李锦成捐赠其父李云祥烈士遗物22件(套),同年姚耀宁先后三次捐赠恐龙蛋化石共65件(套);2010年江健威捐赠古代钱币和当代货币46件(套);2014年卢汝圻先生再次捐赠其父卢子枢先生的书画作品及遗物共358件(套),计624件。除以上大宗文物捐赠之外,历年来,莞博还陆续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到2017年底,共计收到捐赠文物资料1518件(套),为东莞人民留存了一份厚重的文化财富。
近年来,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已被纳入《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推进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新馆建成后将成为东莞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新名片,高规格、高水平珠三角区域中心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将成为东莞地方历史展示与研究中心、地方文物考古发掘与调查研究中心、文物博物馆业务指导中心、文物藏品收藏保护中心,将为东莞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并关注【东莞本地宝】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博物馆】即可获取东莞市博物馆语音/地图导览入口、开放时间、地址交通、展馆介绍、咨询电话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