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纳入社区管理后诊疗报销方面有什么变化?
一是就医方便。可就近在所居住或工作的社区接受医疗服务,不必再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和长时间等待,缓解看病难问题;
二是医疗费用大大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施零差价销售,在社区治疗坚持以使用基本药物为主,可以大大降低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解决“看病贵”问题。
三是医保报销不封顶。与过去相比,转到社区后报销比例虽然从75%下调为70%,但是费用限额取消了,例如过去有些病种限额只有4000元每年,支付比例为75%,也就是实际每年只能报销3000元,有些患者可能不到半年就超限额了,其余只能自费,现在则不再有限额的限制,只要是符合社区门诊相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按70%计报。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参保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对重点防治人群进行跟踪随访,定期开展各种慢性病防治健康讲座,向群众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及时的跟踪治疗、健康指导和干预,使防治效果不断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