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康码填写指引(功能介绍+填写步骤)

导语 粤康码按照一人一码的原则,整合了“粤省事”平台的健康情况申报、入粤登记、网格员上门检测、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吿知书等疫情防控个人健康信息。

  为更好地支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粤省事”平台开发上线了疫情防控粤康码服务。

  01基本功能

   “粤省事”粤康码按照“一人一码原则,整合“粤省事”平台的健康情况申报、入粤登记、网格员上门检测、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吿知书等疫情防控个人健康信息,群众经实名认证后可出示该码,各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在日常防控查验各场景下扫码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需要实时增加记录,逐步完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一人一档”,避免重复填报、交叉填报、纸质填报,减轻基层负担, 实现“健康管理全省通“。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潜在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人员粤康码背景为红色, 并可查看标记为红色的原因及解除红色标记的指引。

  02应用场景

  在自主申报、入粤登记和网格员上门检测等功能基础上,根据防控工作需要,粤康码服务已对以下应用场景重点优化,并可根据需要继续拓展。

  (一) 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检测员在检测对象出示粤康码后, 可扫码并登记体温状态(正常、发热),快速记录检测对象出入公共场所信息。

  (二) 网格员上门检测。网格员在检测对象出示粤康码后, 扫码查看经脱敏处理的检测对象相关数据,根据需要登记检测对象近期行程、接触史、健康状况等信息,替代纸质填报。

  (三) 出具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疫情防控有关人员在群众出示粤康码后,扫码查看经脱敏处理的检测对象相关数据, 可在线出具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

  (四) 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基层防控人员在务工人员出示粤康码后,可扫码査看经脱敏处理的务工人员近期健康信息、电子健康证明、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等,务工人员无需随身携带纸质证明。

  03使用方法

  市民只需登录粤省事,即可获得“粤康码”,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打开微信搜索“粤省事” 小程序

  注意:首次登录粤省事的用户,建议提前做好实名身份认证工作,避免造成他人等候的时间过长。

   第二步,登录“粤省事”后,点击首页“抗击疫情”栏目的“粤康码”,即可看到自己的粤康码,粤康码下方会有显示最近的一次体温监测情况,包括体温是否正常(正常显示卫绿色,异常显示为红色)、检测时间、检测地点。

  第三步,检测员登记之后,群众即可点击“我的粤康码信息”查询相关信息,如“体温检测记录”、“健康申报记录”、“入粤登记历史记录”。

  常见问题答疑:

  Q:为什么要使用“粤康码”,直接测体温不就好了?

  A:使用“粤康码”可保存市民在公共场所检测的体温记录,实现人员信息一次登记,多次复用,增强公共场所人员互信。

  Q:不是广东人,还能使用“粤康码”吗?

  A:“粤省事”小程序不分户籍,有居民身份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其中之一证件的人群只要登录粤省事,便会自动生成“粤康码”。存在其他特殊情况时,建议线下辅助纸质表单,在粤人士只要有需要,皆可注册使用。

  Q:检测体温记录能用多长时间?

  A:进入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事群众,若“粤康码”中已有24小时内检测体温记录,只需出示检测记录,即可通行。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关注东莞本地宝公众号,在对话框中发送【粤康码】,即可查看粤康码黄、红码处理指引及粤康码申请相关指引。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