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十月初五街——被遗忘的旧时光

导语 每次经过十月初五街,都有种走进七、八十年代粤语影视剧的错觉。旧式的建筑,老澳门才有的各种行当,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昔日市井生活气息。你想象不到,一街之隔便是另一个浮华世界。若是没有那些衰落后的残垣,你可能也会怀疑这里的时光被停顿了。

  每次经过十月初五街,都有种走进七、八十年代粤语影视剧的错觉。旧式的建筑,老澳门才有的各种行当,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昔日市井生活气息。你想象不到,一街之隔便是另一个浮华世界。若是没有那些衰落后的残垣,你可能也会怀疑这里的时光被停顿了。

  去过澳门的人都会知道十月初五街,它的著名,不只是因为《十月初五的月光》的电视剧效应,这里可是五十年前澳门最繁华的地方,曾见证了内港最好的光景。在四五十年以前或更早的时候,内港是澳门对外海上交通的枢纽,往内地、香港及离岛的客、货运船只都集中在这里。同时也是渔船湾泊之地,从而带旺了十月初五街的经济发展,使之繁极一时。不过,那时的十月初五街还不叫十月初五街,而是叫泗孟街,源于附近填海被拆掉的泗孟码头而得名。而十月初五街这个名字,则是与1910年10月5日在葡萄牙发生的一场革命有关。这场革命成功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澳葡政府为了纪念此事,特将繁盛的泗孟街命名为十月初五街。而“初五”一词是为了迎合中国人把月头日子冠“初”字的习惯而作,并非大多数人误会的农历初五。十月初五街的名字够传奇,街道本身也很有特色,它至今仍是澳门其中一条横越最多堂区的街道(包括花王堂区、大堂区及风顺堂区);在新马路未修筑之前,它更一度是澳门最长的街道。

  在老一辈眼中,十月初五街是一条陪着他们成长的街道,一步一足迹都充满了回忆。当年的繁盛景象,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约500米的长街内百货店、服装店、中西药行、茶行、饼店、食品批发行就有数十间,因临近码头、车站,这里的海味杂货店、银号及找换店数量更是冠绝全澳。另有很多街头摆卖的小贩,多以售卖蔬菜、水果、生活用品为主,也有卖香烛、大米、替人理发的摊档,均价格廉宜,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澳门甚至临近地区的居民前来购物。除了商贸服务外,街内食肆林立,连四十年代初最负盛名的三大粤式茶居六国饭店、得来茶楼及冠男茶楼也曾坐落于此。时至今日,在十月初五街仍能见到一些旧行当和充满历史的老店,像已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英记茶庄,现在已经营到第三代传人了。但是,能留下来的毕竟是少数,大多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逐渐淘汰,像当年闻名省港澳的六国饭店,建筑经已坍塌,如今也仅保留外部四周墙壁。过往的美食和样貌,只存在于以前的顾客和老街坊的记忆中。

  这座鹅黄色三层高的大龙凤茶楼前身便是得来茶楼,里面仍保持着传统茶楼的特色。

  现在的十月初五街光辉不再,与横街之隔的新马路相比更显得冷冷清清。话虽如此,习惯了澳门五光十色的一面,投足这里却让人变得缓慢而平和,心生亲切和闲适。不管外面世道怎么变,这里的人就是不紧不慢地生活着。沿街的小店铺大多自家经营,以服务街坊为主,好多早上都不开门或是开得较晚,有时白天也会觉得冷清。要说热闹点的地方,就属一些旧式的茶餐厅了。这些旧式茶餐厅装修陈旧,价格十分相宜,是人们聚脚的好地方。叫上一杯奶茶加一件菠萝油,就能与三五好友聊上半天或是与同事把工作谈妥。日子听起来再平凡不过,却也有滋有味。或许就是同样的一份淡定从容,才能让那些百年老店仍然坚守在此,不离不弃。浮华从来都是过眼云烟,平静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

  繁华过后,有人落寞,有人唏嘘。兴盛了一百多年的十月初五街如今归于平淡,其实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有年华老去的时候,只要能在最美丽的时候盛放,人生就不应再有遗憾。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