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东莞市东的茶山镇,始建于南宋初年,开村始祖是浙江绍兴人谢尚仁。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当年谢尚仁的父亲谢希良在广东的南雄州做官,不幸病逝,而当时元兵南侵,谢尚仁无法回归故乡。无奈之下,他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带着一家老小迁往东莞,开始定居在茶山的卢荻墩。后来因为当地贫瘠荒芜,才迁到土地辽阔、幽旷的南社。南社在谢家入迁之前,已有十几个姓的人杂居,而到了清末,谢氏人丁兴旺,其他姓氏人家则日渐沉寂,南社逐渐成了以谢为大姓的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村内以长形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组成,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以血缘为纽带,聚农耕文化、集道教“天人合一”的遗风文化景观。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了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以寨墙、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价值较大。
现保存明清时期祠堂30座、庙宇3座、古民居250多间、古井40多口、水塘7口、古墓36座,以及村周边上百年的古树1000多棵。
南社古村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引起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重视,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魅力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国民休闲旅游示范单位”“东莞文物八景——南社遗韵”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