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袭来今夜风雨大作 不排除二次登陆的可能
台风预警将适时升级
随着“海葵”的逼近,中央气象台已于昨日发布台风黄色警报,中国气象局于昨日9时签发应急响应命令,相关单位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流程做好相关工作。
国家防总已于昨日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做好防御台风“海葵”的应对工作。另据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风暴潮黄色警报:预计6日下午到7日下午,长江口到浙江温州一带沿海将出现50-120厘米的风暴增水。
昨日14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本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并将视“海葵”的位置以及对本市风雨影响的预测,适时升级为台风黄色或橙色预警信号。此外,还计划于今天发布上海市台风警报,后期将视“海葵”位置及对本市的风雨影响情况,提出发布上海市台风紧急警报的建议。
目前,上海市气象局已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电视、广播、移动电视、社区电子显示屏、微博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滚动发布信息,同时会配合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做好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扩大信息覆盖面。
上海气象部门提醒,此次台风可能对本市交通安全、城市运行、农业生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请相关部门及单位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认识“海葵”
“海葵”的台风命名系第一次亮相。国际统一台风命名由14个国家提供140个名称,循环使用。当某个台风造成重大危害时,会被除名,由其名字提供国再命名替换。
“海葵”前身系中国命名的“龙王”,其2005年在福建登陆,造成15人死亡,370万人受灾。2006年“龙王”被除名,世界气象组织下属台风委员会在中国提交的“哪吒”、“海葵”、“水仙”、“麒麟”、“梧桐”5个备选台风名中选取了“海葵”。海葵是中国各地海滨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色艳似花朵,移动缓慢,寿命较长。
气象专家介绍,本次来袭的“海葵”,其实是“苏拉”留在西太平洋的尾巴发展而来,就在“苏拉”刚登陆一个小时后,“海葵”便开始生成编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