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到番禺沙湾 千年古镇的美景美食
导语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名家辈出,是珠三角中心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的飘色闻名遐迩且被誉为“南国艺术奇葩”。
畅游沙湾古镇必做的3件事
1 留耕堂里沾染文化气息
留耕堂是何氏大宗祠,也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何氏一族,在番禺家大业大,世世代代崇尚诗书。为鼓励族内子弟读书,何族建立了一整套奖学制度,凡在科举考试中中第者,都可获得祖荫。对何族子弟而言,读书不仅是脱离贫困的一种方式,更是获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最好途径。
留耕堂前的水风塘边,竖着许多条形石块,被称为“旗杆夹”。清朝曾有规定,凡是考中举人,给牌坊银20两,用来制作旗杆匾额。在小小的沙湾,通过省级考试的举人不计其数,其中何氏子弟就占据了一大部分。推开留耕堂大门,迎面而来的是“诗书世泽”牌坊。从一世到五世,何氏登科为官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过。明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陈白沙有感于何氏深厚的文化积淀,便题写了“诗书世泽”四个大字,成为何族文化与辉煌的最好诠释。
2 文峰塔拜文魁星
刚考完一模的高三学子们,也即将百日誓师,迈入高考紧张的复习阶段了。在留耕堂的不远处,有座文峰塔,高三学子不妨抽空到这里的文峰塔拜拜文魁星。该塔六角三层,不但是何族留耕堂的风水建筑,而且塔内供奉了“文魁星”神像,原为乡中读书人和儿童“开冬学”必来叩拜之神,其建塔也意在昌盛沙湾文风,勉励读书人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此外,还可以到文峰塔旁边的古镇书斋参观,这是明初进士何子海的原居地,还原古时“卜卜斋”,重现了清末民初的私塾场景与先生的居所,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沙湾重视教育的传统。
3 三稔厅里品茶赏粤曲
三稔厅是广东音乐发源地纪念馆,于清嘉庆修建,现今成为广东音乐界、曲艺界精英荟萃之地。沙湾的广东音乐名人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藉三稔厅常邀集邑人和省内外音乐爱好者演奏、研讨、创作广东音乐。
脍炙人口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均出自于此,时至今日,这里依旧是沙湾粤曲爱好者的阵地,业余时间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而通过该馆的展示与演示,则可让你品味原汁原味的广东音乐。可以想见,当你坐在三稔厅里一边品着茉莉花茶,一边听着《雨打芭蕉》、《步步高》,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