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大镜——大宅作品展2.0-大平层空间美学展

导语 2023东莞国际设计周暨第50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将重磅落地5大IP展览,以更明确的主题关注从微观到宏观,从空间到人文哲思的设计进化之路。

  2、方圆大镜——大宅作品展2.0-大平层空间美学展

  “以天为盖地为庐”是传统文化中用以形容人寄托于天地之间的洒脱情怀。我们在与「方圆大境」展区策展人周身智设计师的沟通中,窥见了个体居住空间与天地万物建立链接的更多触角。

  也许是诸多不确定性所推动,越来越多的大平层设计强调开放性和流动性,通过拆除墙壁、合并空间,创造出开阔通透,便于互动的环境,满足工作休闲娱乐的多功能。自然植物、光源的引入可缓解当下人们易发的焦虑情绪。智能家居技术的融入也加持了大平层空间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当然,以上这些可能性,只是大宅设计师们践行的第一步,如何将艺术、人文相融,将抽象的“天人合一”具像落地,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对此,联合策展人罗思敏认为,原创设计至关重要,当下的大宅已经不再是多年前进口品牌排列组合的方式了,雅居、小资收藏和艺术收藏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他本次策展的思路之一

  「方圆大境」展区效果图

  在策展人周身智看来,设计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转译者,“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在原有表层现象中去寻找一种表象背后的那个本质”,他以道家思想“道法术器”为比喻,概括了设计师在传递居住美学中的角色:观众第一眼看到的表现形式,如3D打印等,是“器”,设计师的专业表现能力是“术”,要经过历练和沉淀才能悟到“法”,好比春种、秋收,符合自然的劳作规律,最后得“道”,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以及要传递的价值观,而这又回到“自然”的大境,即对社会发展、文明推演、民生日常的观察和参悟。

  本次方圆大境展区将通过高高低低的侧剖面帆布,营造出形式的律动感,是为“器”和“术”,既符合了功能的需要,并且与心跳节奏的律动也相呼应,用简单环保的材料来表达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为大道至简的“法”。艺术家所有的研修和生活阅历沉淀为内里的“法”与“道”。

  大宅空间无限趋近于居住者内心,与健康、天人合一的平衡息息相关,本次策展可以说完成了一次升维。

  家具或空间设计师的职能早已“拓展”,可能落脚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场景,可能潜移默化地引导改变了人们的某个习惯。设计师可以成为“甲方”,引导业主的生活状态。如策展人罗思敏所述,当下大平层空间,可有奢华大宅、小资大宅、文化大宅之分,设计师可套用中医医生的思维,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给每位居住者提出独一无二的方案。人们寄托于居住空间这一“外壳”,蜉蝣于万物运转的时空循环当中。方圆大境试图“还原”这种状态,你会看见设计本身,是手艺、是科学、也是艺术,最终归于美学和哲学的范畴,让空间带领故事发生,情绪生长,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东莞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国际设计周】可获取东莞2024东莞国际设计周免费门票领取入口+观展攻略(时间地点/展馆分布图/活动亮点/交通指南)等信息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