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加码:市场期盼房价回归理性

楼市调控加码:市场期盼房价回归理性

在调控大幕下,很多对楼市观望已久的人们对未来楼市回归理性心生期盼。2011年政策的执行能否给我们带来惊喜?

人们渴望看到房价调控效果

2011年在新春的爆竹声中,被认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在此前几度调控基础上叠加发力,以调控为开年序曲,拉开了“十二五”房地产市场的帷幕。在调控大幕下,很多对楼市观望已久的人们对“十二五”楼市心生期盼。2011年政策的执行能否给我们带来惊喜?

在连续几年房价飙升、数度政策调控后,“我想有个家”对很多人仍是奢望。而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在参与中央广播电台直播时明确表示,调控楼市的“国十条”、“国五条”落实不够好,将继续加大力度抑制楼市投机,有信心使房价回归合理。进入2011年,楼市调控一手指向投机投资,一手托起民生保障。“新国八条”出台,沪渝房产税试点落地,央行再度加息,根据中央的要求,全国主要城市相继出台地方调控细则。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承诺,今年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全国的保障性住房规划首度超过商品房。保障民生的调控主旋律使很多身处“夹心层”的消费者今年对“家”尤为期盼。

政策是否还会加码

今年1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房地产各环节的调控政策可谓密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并在2月中旬前出台。然而,按此要求,目前只有20余个城市推出了地方限购细则,还有不少城市迟迟没有出台新“国八条”的实施细则。最近楼市交易量由于限购、限贷出现明显下降,但房价仍有上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1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0%。热点城市出现新楼盘推迟上市、房租上涨的局面。

楼市政策是否加码?

房价成为连续三年来两会最受关注、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经历了多次调控、观望、报复性反弹后,消费者在观望和行动的选择间挣扎,很多人担心政策的持久性。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央以往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多采取经济手段,以降低楼市升温速度为目标,但此轮调控采用了大量行政措施,政府正在努力构建以保障性为特征的房地产市场结构,以解决房地产市场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深层问题。在这一目标下,市场各方在新政策下的博弈或将令中央调控政策加码。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的一番讲话进一步印证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李克强强调,各地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有效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坚决落实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最近是房产调控政策推出的密集期,中央要求各地调控细则出台的时点正好在两会前,有利于各方面意见在两会期间充分地反映出来,以便于政府对政策执行效果和两会期间议案提案意见作出进一步反馈,预计两会后还会有新的政策出台。聂梅生认为,政府要落实保障住房的供应,一定会抓住对房地产影响最大的资金环节加以调控,去年取得的土地出让金高达2.7万亿元人民币,今年重点会抓地方政府的投资。此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金融手段一定会用。虽然新的加息举措并不一定是冲着房价而来,但会影响到房价。

中央的调控政策一轮比一轮强硬,但从目前各地已经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看差距很大,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也有紧有松,北京早在去年就已经有了限购政策,但执行得并不到位。对政策能否持久的疑虑与调控的升级相伴而生。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楼市新政策的推出固然需要,已有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调控以及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政策不在于“炮声大”,各地细则的可操作性以及政策的落实力度尤为关键。

“限购”引发的需求“速冻”似乎并没有让开发商起急。有开发商称,目前,2.7万亿的土地出让金很多已经通过拿到的土地证又被开发商在银行作了抵押贷款,开发商不卖房,银行最终要“埋单”。因此,现在的政策不过是在短期吓吓炒房的,不会坚持多久。业界人士认为,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房价仍然高企与利益群体“屡调屡涨”的惯性预期不无关系。但今年的信贷收紧以及限购令直指开发商资金链“咽喉”。在流动性收紧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将持续回落,限购、限贷、连续加息将使开发商今年的销售资金回笼速度减慢。

温家宝总理:抑制房价还有信心

温家宝总理日前再次重申“抑制房价还有信心”,并强调“要防止捂盘惜售圈地不用”,这意味着开发商“以时间换取涨价空间”的惯用对策将面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政策清理。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认为,眼下开发商中存在着与政策博弈的情况,但今年的调控不会重复2008年至2009年时的“放松”。此前的“十大行业振兴政策”与当时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关系,而今年中国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况且现在的房地产牵涉出的已不仅仅是房价问题。当前的限购政策不会是短期的,这次限购政策推出的最大意义在于确定了“一户最多两套住房”的思路,市场化和民生保障将成为长期的房地产行业政策。开发商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才是上策,而不可太“自恋”。

最近有媒体披露,广州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计划出让金收入为646.5亿元,比去年卖地收益增加了190.8亿元,增长41%。聂梅生认为,土地财政问题突出,极大地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房地产市场不是不会出现“一地鸡毛”的情况,相信中央政府今年会加强对土地环节的调控。

保障房离我们有多远

保障性住房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构建住房市场供给“双轨制”的一个大动作。今年以来,有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消息不断。中央确定,2011年全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开工量比去年增加了70%,几近去年全年商品住房的供应量。温家宝总理日前又表示,今后5年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两会前强调,今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是硬任务。要求各地抓紧安排开工,尽早建成投入使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此前已给地方保障房建设工作下达了日程表,要求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务必须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开工。中央与省级政府则以“军令状”形式签订了责任书。

配合覆盖全国的“限购”措施,需求的削减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大幅增加,显然将使楼市的供求矛盾在今年得到有效缓解,这无疑对于房价走势产生影响。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被民众称为“温暖工程”,两会尚未召开,社会各界围绕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讨论已经空前热烈。很多处于“夹心层”的中低收入者对今年的楼市充满期待。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即将进入大规实体建设阶段的保障房建设投资力度有所担忧,对保障房中各类住房比重、合理性倍加关注。

几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土地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建设速度。2010年起,中央即采用与地方政府签订“军令状”的方式督战保障房建设。全国最终有59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建设完成了370万套。此前,2008年各类保障房开工231万套,2009年是485万套。

按中央要求,在全国土地供应计划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占比需要超过70%。此前国土资源部公布,去年上述三类房实际用地9.58万公顷,占全年供应量的76.4%。其中,28个省(区、市)三类房实际用地占全部计划比例均超过70%。国土部表示,2011年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限价房建设供地总量。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